相關調查報告顯示,繼航空航天和醫療行業之后,造船業有望成為3D打印技術大規模應用的第三大行業。數據技術、機器人技術和3D打印技術,將成為造船業的核心力量。
YI
優勢 Advantages
1
物質材料零損失
3D打印是以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,在打印過程中只使用建造船只所需的材料量,避免了多余材料會被浪費的情況。而使用傳統減材制造方法時,材料將被浪費,使其成為一種不可持續和昂貴的制造方法。
2
個性化零件定制
船舶有不同的使用要求,有的專注于速度,有的專注于平衡。為優化船只整體性能,可以使用3D打印來創建定制部件,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3D模型,在某種程度上是有益的,因為它不需要任何額外的費用,而使用傳統制造方法則會花費更多。
3
更輕的重量
與傳統制造方法相比,3D打印可以在保持使用性能不變的前提下生產出更輕的部件。一旦一艘船的重量減少,它就能表現得更好,變得更快,更平衡。
4
快速更換備件
洶涌的潮水經常會導致船體陳舊甚至破損,船舶將失去速度或效力。有了3D打印,零部件可以快速更換,與全新外殼相比成本更低。
ER
案例 Cases
3D打印船體
這種LSAM 3D打印機用于創建大型對象——理想地創建了一個完整的主插頭船外殼。船舶的外殼主體,包括印刷、裝配過程和它的裝飾過程,用了不到10個工作日完成!用3D打印技術制作船體,優化了其可行性、實用性和經濟性。
3D打印獨木舟
曾三次奪冠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(ETH Zurich)再次在歐洲大學獨木舟比賽中獲得冠軍。該學院使用3D打印技術制造了一艘重達114公斤的3D打印獨木舟。使用的材料是透明PLA,采用FDM 技術制作。
用于海軍任務的3D打印船只
里斯本大學(University of Lisbon)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群機器人船,由3D打印零件和碳加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。這些機器船的目標是用于海軍任務。3D打印使得這些船在技術層面更容易實現,并保持成本控制。
3D打印游艇外殼
HanseYachts AG是一家德國游艇制造商,該公司正在生產線上安裝一個20米長的船體3D打印機,制造一個10米長的船體。這艘游艇的船體將是他們的Hanse 3D15游艇的一部分。
3D打印自動駕駛船
像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這樣的城市高度依賴船只作為交通工具,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為此創造了一個小尺寸的3D打印原型船,它可以沿著預先編程的路徑移動。這些船只的目標是利用它們的環境傳感器獲取信息,并在海域不那么繁忙的時候提供城市服務,減少水陸交通擁堵,最大限度地優化城市交通。